作者:郝铄 来源: 发布时间:2016-7-11 16:11:43
| ||||
“我想要告诉年轻人的重要的一点是,当你有新颖的想法时,要对自己有信心。”
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、哈佛大学教授马丁·卡普拉斯(Martin Karplus)在接受《科学新闻》记者采访时表示,“在你确定这是一项好的想法后,即便其他人并不认同,你也要相信自己。”
面对记者,卡普拉斯回顾起自己研究分子动力学计算模拟时的场景。当时,他的化学专业同事不断质疑他的研究方法;生物学同事则表示即便做出成果,也对此毫不感兴趣。然而,早已习惯了质疑声的卡普拉斯始终坚持自我,用实践证明了自己的想法。
2013年,83岁的卡普拉斯因在“发展复杂化学体系的多尺度模型”上的贡献,与迈克尔·莱维特、亚利耶·瓦谢尔共同分享了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。
在质疑中坚持自我,在怀疑声中不断成长。正是果敢不羁、好奇心和探索精神,成就了这位诺奖得主。
科学兴趣
翻看卡普拉斯于2006年发表的长篇自传文章《天花板上的菠菜:理论化学家回归生物学》,会深深被他童年时代的探索精神与执拗不羁的性格所吸引。
由于德国侵占奥地利,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的他于1938年和母亲、哥哥被迫以难民身份逃往美国。父亲当时被拘禁,差点不能一同前往。
在美国,父母为了让兄弟二人接受更好的教育,便几经辗转搬到波士顿郊区的牛顿,卡普拉斯也得以进入李维·沃伦中学。
这所中学的学风非常自由,当卡普拉斯的初中老师意识到他对常规课程并不感兴趣时,便允许他坐在课堂最后进行自学。卡普拉斯不用完成日常作业,但是要参加重要考试,有问题时老师就会帮他解答,尤其是科学与数学问题。这种开放自由的学习环境让他获益匪浅。
如果要说卡普拉斯何时 |